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丨“兩彈一星”精神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羅布泊上空的巨響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了國防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
從一窮二白中起步,在内外交困中崛起,新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令全世界驚歎。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50多年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始終鼓舞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忠誠報國、矢志奮鬥。
2021年5月31日,青海大學“三江源生态”一流學科博士團成員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的原子城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幹驚天動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為祖國而奉獻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的原子城,是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這個曾經鮮為人知的神秘禁區,至今保留着一座站台,站台上靜靜停着一輛飽經風霜的列車。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新華社發
1964年,這輛零次列車把第一顆原子彈從金銀灘草原秘密運送到了羅布泊戈壁灘。不久,“東方巨響”震驚世界。
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國在西部地區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這是氫彈爆炸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爆炸;
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長征一号”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這是“東方紅一号”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長征一号”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
這是鄧稼先(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争氣彈”“中國星”的背後,是一串響亮的名字——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郭永懷、王淦昌、彭桓武、趙忠堯……這些“兩彈一星”的功臣,為了完成神聖使命,有的“人間蒸發”二十餘年,有的改名換姓默默工作着。
“幹驚天動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巨大動力,是“祖國需要你們”的偉大号召。
這是程開甲在打字機上撰寫論文(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兩彈一星”功臣程開甲是從英國回來的物理學家,在西北核試驗基地隐姓埋名20年。有人曾這樣對他說:“你如果不回國,成就會更大。”程開甲回答:“我不回國,可能會在學術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絕不會有現在這樣幸福,因為我現在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這是郭永懷(右一)在解答研究生提出的問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著名力學家郭永懷,在飛機失事的瞬間,和警衛員緊緊地抱在一起,用身體保護了核資料;受核輻射身患癌症的“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臨終之際仍牽挂着國防科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歲月更疊,精神彌堅。“兩彈一星”的愛國奉獻精神,深深融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血液中。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诠釋“制勝密碼”
1960年,蘇聯撤走在中國的全部專家。
“靠天,靠地,靠不住!發展宇航科學,主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人造衛星事業倡導者趙九章道出航天人的堅定決心。
在我國原子彈研制基地和試驗基地建設之初,數以萬計的科技人員、管理幹部、解放軍指戰員、大學畢業生、支邊青年、工人,奔赴大西北的草原荒灘。伴着冰天雪地、飛沙走石,他們住帳篷、吃野菜,幹得熱火朝天;“以場為家,以苦為榮,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誓言,回響在亘古荒原。
原子彈理論設計研究沒有圖紙和模型,鄧稼先就帶領年輕人自行設計;沒有進口的先進計算機,就用手搖計算機、計算尺甚至算盤來計算;為了計算一條彈道,我國空間技術創始者王希季等人夜以繼日奮戰,計算用的紙堆得比辦公桌還高……
這是孫家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10年1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回憶奮鬥歲月,年過九旬的“兩彈一星”元勳、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深有感觸地說:“在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沒有專家可以依靠,沒有技術可以借鑒,我們隻能自力更生、自主創新。”
歲月遠去,精神永存。
從東方紅一号聲震寰宇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從嫦娥一号首次繞月探測到天問一号着陸火星,從天宮一号到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不斷實現重大跨越的航天事業,成為中國科技工作者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縮影。
“兩彈一星”的精神氣質,正在更多領域得到诠釋——
“蛟龍”号載人潛水器突破了耐壓結構、生命保障、遠程水聲通訊、系統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鲲号”實現絞吸船自動挖泥技術在我國的首次應用;“華龍一号”形成了國内首個完整的核電自主知識産權體系,首堆所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國産……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主創新,是中國在科技領域不斷突破、創造奇迹的“制勝密碼”。
這是錢學森在給同學們解答問題(資料照片,1964年攝)。新華社發
萬衆赴“戎機”, 群星參“北鬥”——傳承精神鑄輝煌
“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說過,中國在那樣一個工業、技術都很薄弱的情況下搞“兩彈”,沒有社會主義制度是不行的,那就是黨中央、毛主席一聲号令,沒二話,我們就幹。
一代代中國科技工作者接力攀登中,萬衆一心的團結合作、協同攻關精神,閃爍着動人的光芒,展示出強大的力量。
“兩彈一星”的研制離不開計算機,為争取早日研制出高性能計算機,1957年1月,軍地分别抽調技術專家到中科院集結。1958年建軍節,我國第一台計算機研制成功;1959年國慶節,我國第一台大型快速數字電子計算機研制成功。
國防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工業部門、高等院校和地方研究機構,構成了科研攻關的“五路方面軍”,大力協同、互相支援;很多優秀科學家停掉科研課題,義無反顧地去了艱苦的科研基地;許多單位還沒接到調令和介紹信,隻要一通電話,要什麼人就給什麼人……
靠着全國“一盤棋、一本賬”的統籌組織,靠着大力協同、攻堅克難的團結奮鬥,大大加速了“兩彈一星”研制進程。
北鬥全球組網示意圖(動畫演示)。新華社發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中國速度”的背後,是全國400多家單位、30餘萬名科技人員10餘年的集智攻關、大力協同。
“北鬥是黨和國家調動千軍萬馬幹出來的,是工程全線幾十萬人團結一心拼出來的,是廣大人民群衆堅定支持共同托舉起來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
時光飛逝,精神傳承。這份寶貴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我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下一個又一個堡壘,滋育出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愛國科學家典範。
這是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進駐天和核心艙的航天員向全國人民敬禮緻意的畫面。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科學的高山沒有頂峰,後人的追問仍在繼續。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弘揚‘兩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表達殷殷期盼。
“兩彈一星”是不朽豐碑,它築起了新中國的安全屏障,也為新中國的科技發展打下了牢固根基。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激勵着幾代科技工作者艱辛求索、銳意創新、勇攀高峰。銘記曆史,傳承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主動作為、奮發有為,為把我國建成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